中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部分矯直機的輥系都采用大節距大工作輥,矯直厚度范圍僅在4~5倍,支承輥承載能力低,使矯直能力低下,且工作輥軸承座是整體、固定不可調節的,造成矯直鋼板質量低,產品成材率低。
厚板矯直技術在中國起步較晚,且理論研究較生產落后的現象突出,經過近些年來工業的發展和自身技術的進步,矯直機的性能和各項參數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鋼板的寬度、厚度及長度規格也在不斷擴大。
目前,厚板矯直機已由二重式發展到四重式,輥子為傾斜布置、成組換輥,并設過載保護裝置,機架采用預應力框架結構,增大剛度。四重式矯直機,在結構和輥系布置上做了很大改進,改變了原有二重式熱矯直機矯直質量不理想、輥距大、矯直能力低、維修不便等缺點,使矯直厚度范圍擴大到10倍左右。使矯直機向自動化、全液壓、高負荷、高剛度、多功能、強力矯直技術發展,即采用第三代矯直機,進一步提高鋼板表面質量。
矯直機是對金屬型材、棒材、管材、線材等進行矯直的設備。矯直機通過矯直輥對棒材等進行擠壓使其改變直線度。一般有兩排矯直輥,數量不等。也有兩輥矯直機,依靠兩輥的角度變化對不同直徑的材料進行矯直。主要類型有壓力矯直機、平衡滾矯直機、鞋滾矯直機、旋轉反彎矯直機等等。
矯直過程:輥子的位置與被矯直制品運動方向成某種角度,兩個或三個大的是主動壓力輥,由電動機帶動作同方向旋轉,另一邊的若干個小輥是從動的壓力輥,它們是靠著旋轉著的圓棒或管材摩擦力使之旋轉的。
為了達到輥子對制品所要求的壓縮,這些小輥可以同時或分別向前或向后調整位置,一般輥子的數目越多,矯直后制品精度越高。制品被輥子咬入之后,不斷地作直線或旋轉運動,因而使制品承受各方面的壓縮、彎曲、壓扁等變形,最后達到矯直的目的。
矯直機通過矯直輥對棒材等進行擠壓使其改變直線度。一般有兩排矯直輥,數量不等。也有兩輥矯直機,依靠兩輥的角度變化對不同直徑的材料進行矯直。主要類型有壓力矯直機、平衡滾矯直機、鞋滾矯直機、旋轉反彎矯直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