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平機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具有諸多優勢
新聞出處:正誠機械
2013-07-25 10:18:20
通過矯平機發展歷史,我們知道我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部分矯平機的輥系都采用大節距大工作輥,矯直厚度范圍僅在4~5倍,支承輥承載能力低,使矯直能力低下,且工作輥軸承座是整體、固定不可調節的,造成矯直鋼板質量低,產品成材率低。
其中厚板矯直技術在我國起步就較晚,且理論研究較生產落后的現象突出,經過近些年來工業的發展和自身技術的進步,矯平機的性能和各項參數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鋼板的寬度、厚度及長度規格也在不斷擴大。
就整個發展狀況來說,厚板矯平機已經由二重式發展到四重式,輥子為傾斜布置、成組換輥,并設過載保護裝置,機架采用預應力框架結構,增大剛度。四重式矯平機,在結構和輥系布置上做了很大改進,改變了原有二重式熱矯平機矯直質量不理想、輥距大、矯直能力低、維修不便等缺點,使矯直厚度范圍擴大到10倍左右。使矯平機向自動化、全液壓、高負荷、高剛度、多功能、強力矯直技術發展,即采用第三代矯平機,進一步提高鋼板表面質量。
矯平機產業是我國具有國際比較競爭優勢的行業,投資于其中有潛力的龍頭公司將在未來獲得可觀的回報。產業很多產品兼具資本、技術、工藝和勞動密集性特征,并且需要一定的工業基礎相配合,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恰好在這幾個方面都具有優勢,條件得天獨厚。這也是國外巨頭紛紛在我國投資、合資設廠的原因。
未來幾年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機遇。一直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交通和資源兩大問題將成為投資的主導方向,而這兩個方面的投資主要涉及鐵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機場、港口、水利、電網等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煤、鐵、有色金屬等礦產的開發,將對其需求的拉動較大。